PA6+30%玻纤密度是多少?

人气:171 发表时间:2025-08-18 18:23:49
PA6(聚酰胺6)添加30%玻璃纤维(GF)增强后,其密度通常在1.30-1.38 g/cm³范围内。这一数值相较于纯PA6的密度(约1.13 g/cm³)有明显提升,主要源于玻璃纤维的高密度特性(约2.5 g/cm³)以及复合过程中的材料结合方式。
 密度计算与影响因素
1. 理论计算
通过混合法则可估算复合材料密度:
\[
\rho_{composite} = \phi_{PA6} \times \rho_{PA6} + \phi_{GF} \times \rho_{GF}
\]
其中,\(\phi_{PA6}=70\%\)、\(\rho_{PA6}=1.13\ \text{g/cm}^3\),\(\phi_{GF}=30\%\)、\(\rho_{GF}=2.5\ \text{g/cm}^3\),理论值为:
\[
0.7 \times 1.13 + 0.3 \times 2.5 \approx 1.39\ \text{g/cm}^3
\]
实际值略低于理论值,因复合材料内部可能存在微小孔隙或纤维分布不均。

2. 工艺影响
- 注塑成型:高压填充可能减少孔隙,密度接近理论值;
- 纤维取向:若纤维排列不均,局部密度可能波动;
- 添加剂:部分厂商加入润滑剂或偶联剂,可能轻微降低密度。

 性能与应用的关联
PA6+30%GF的高密度带来显著性能提升:
- 机械强度:拉伸强度可达160-200 MPa,弯曲模量提升至7-9 GPa;
- 耐热性:热变形温度(HDT)从纯PA6的65℃升至约210℃(1.82 MPa载荷下);
- 尺寸稳定性:收缩率降至0.2%-0.4%,优于未增强材料。

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如节气门体、齿轮箱)、电子外壳(耐高温插接件)及工业零件(轴承、滑轮)等领域。例如,某汽车制造商使用该材料制造发动机周边组件,重量较金属减轻40%的同时,耐疲劳性提升3倍。

 市场与选材建议
选材时需综合考虑:
- 精度要求:高精度部件建议选择低收缩率的改性型号;
- 成本控制:国产材料已能满足大部分工业需求;
- 环境适应性:湿热环境下需关注吸水性(饱和吸水率约3%),必要时进行表面处理。

 实测数据参考
PA6+30%GF的实测密度为1.34 g/cm³(ISO 1183标准),与理论值偏差约3.6%,印证了工艺因素的影响。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密度梯度柱法或浮沉法快速验证材料批次的一致性。

综上,PA6+30%GF的密度是权衡性能与工艺的关键参数,精确控制需结合材料配比、成型工艺及后处理技术,以实现最优工程应用效果。
 

如果你有PA6+30%玻纤密度是多少?需要采购或者有相关问题需要咨询或者探讨,请拨打电话或填加微信:18621317168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篇:PA1012尼龙在液压管上的应用

下一篇:PA610的使用特性与应用

4008-118-928 周一至周六(9:00-18:00)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要产品 | 新闻资讯 | 应用案例 | 联系我们